
3月31日是 #跨性別現身日 ,基地辦理了許多的跨性別活動,更在今年成立了跨性別志工小組,這次期待透過組員的分享讓我們更加理解到跨性別的處境。
活動中進行非常多的討論與交流,面對 #同志 的角色,許多父母還是子女都曾經歷過 #抗拒 #焦慮 甚至是 #嘗試改變性傾向,而我們需要給彼此更多的包容,更多的耐心互動去陪伴彼此經歷這個歷程,適時去提醒彼此的感受。
今天由朝陽大學社工系的同學辦理了 #女孩營 的活動,帶領了近40位草屯國中的女孩來到基地參訪,由基地的工作人員進行了「同志家庭」、「親密關係」、「跨性別」與「愛滋」四個議題的分組進行認識與討論。
讓更多的民眾有機會接觸到基地的服務,認識到更多不同性別樣貌的存在,習慣我們生活中的性別就是這麼多元,讓家庭教育不再是異性戀的家庭教育,讓婦女中心不再只是異性戀婦女。
在這邊,也期待大家跟著基地一起出走,讓社會看見更多元的性別樣貌,讓台中成為多元性別宜居城市。
令人感動的是在市集中看到許多的 #再連結。基地邁入第十二年,與大家在不同時期各自因為不同的原因相聚,但不約而同在市集相遇的人們彼此間又重新拉起連結,又或建立新的連結。
在討論過年怎麼帶伴侶回家的時候,好幾位提到,千萬不能等到過年才煩惱,重要的是循序漸進的方式。像是適時地向家人介紹兩人的相處情形、一起吃飯,讓家人熟悉自己的另一半。過年期間拜訪可以帶個伴手禮,金額多少不是優先考量,而是詢問對方家人的偏好,像是牙口不好、喜歡甜的等等,挑選適合的伴手禮。
抽到的「轉化」、「共生」卡,在解讀牌面時覺得被這張牌卡理解了,很神奇的和一些生活經驗連結了,牌卡給予的建議,並不是從沒想過的,但經過老師整理了一些方向,#心情變得很安定踏實。真的符合介紹文寫的「牌卡像一面鏡子,陪你看清內心的答案與力量。」
在聚會的過程中,發現不少朋友是第一次(或時隔多年)參加圈內人的聚會,可能因為生活發生變化、希望改變現況,所以鼓起勇氣來參加聚會。在社群媒體與交友軟體發達的時代,能夠現身在這些聚會之中,也值得給自己一些鼓勵了。
歲末年終有很多話想說,很多人想謝,除了很用心在籌備這些活動的工作人員與志工外,也謝謝這些參與過 #輕熟女聚會 的大家,實際的參與活動也是支持基地的一種方式。